n8n Wait 節點教學:讓工作流學會「等待」,完美解決 API 限制與定時任務

n8n wait 節點

在追求極致效率的自動化世界裡,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個讓流程「變慢」的工具?這聽起來似乎有點違反直覺。我們設計自動化,不就是為了讓電腦以毫秒級的速度完成任務嗎?為什麼還要刻意讓它「等待」?

答案是:一個懂得適時等待的自動化流程,才是一個真正穩定、可靠且智慧的流程。

想像一下這些情境:你寫了一個迴圈,準備一次更新 500 筆客戶資料到外部系統,結果執行到第 61 筆時,流程就噴出錯誤訊息,因為對方的 API 伺服器規定「每分鐘最多 60 次請求」;或者,你想設計一個客戶關懷流程,在新用戶註冊後,立刻發送歡迎信,然後在「三天後」再發送一封教學指南。

這些需要「控制節奏」和「精準計時」的任務,都指向了 n8n 中一個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工具——Wait 節點。這篇文章將會是你的 n8n Wait 節點完整教學,帶你了解為什麼自動化需要等待,並手把手教你如何設定延遲、暫停與排程,讓你完美解決 API 速率限制與定時任務這兩大難題。

為什麼自動化也需要「等待」?Wait 節點的 3 大核心應用場景

在拖拉任何節點之前,我們必須先理解「為什麼」。讓工作流暫停一下,通常是為了解決以下三種非常實際的問題:

1. 應對 API 的速率限制 (Rate Limiting)

這是 Wait 節點最重要、也最常見的應用場景。幾乎所有的網路服務(API)為了保護自己的伺服器不被惡意或過度的請求衝垮,都會設定「速率限制」。例如,某個服務的 API 可能規定:

  • 每秒最多 5 次請求。
  • 每分鐘最多 100 次請求。

當你的 n8n 流程在一個迴圈(例如 Split in Batches 之後)中高速執行時,它可能會在幾秒鐘內就發出上百次 API 請求,這將立刻觸發速率限制,導致 API 回傳錯誤(例如 429 Too Many Requests),進而讓你的工作流失敗。

解法: 在迴圈的每一次執行之間,插入一個 Wait 節點,設定一個微小的延遲(例如 0.2 秒或 1 秒),就能確保你的請求頻率永遠在 API 的安全範圍內,大幅提升工作流的穩定性。

2. 模擬真人行為與延遲跟進

自動化不應該總是冷冰冰、毫秒必爭。在行銷或客服情境中,適度的延遲反而能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。

  • 更自然的互動: 當使用者在網站上填寫表單後,如果系統在 0.1 秒內就寄出 Email,會讓人感覺非常「機器人」。設定一個 3 到 5 分鐘的延遲,會讓這封信看起來更像是真人處理後寄出的,感覺更親切。
  • 策略性延遲: 「購物車未結帳提醒」就是一個經典案例。你不會在客戶離開網站的下一秒就發信,而是會設定一個策略性的等待時間(例如 1 小時或 24 小時),給予客戶猶豫和回心轉意的空間。

3. 精準排程與定時執行

有時候,你的工作流雖然被某個事件觸發了,但其中的某個步驟必須等到未來的「特定時間點」才能執行。

  • 範例: 一個每天早上 8 點由 Cron 節點觸發的日報流程,負責抓取當天的銷售數據。但你想讓這個流程在產生報表後,等到下午 6 點整,再將報表用 Email 發送給主管。這中間數小時的等待,就需要 Wait 節點來實現。

Wait 節點基礎設定:兩種模式一次搞懂

Wait 節點的設定非常簡單,它主要提供兩種等待模式,理解它們的區別就能應對所有場景。

模式一:Relative Time (相對時間延遲)

這是最常用的模式,它的意思是「從工作流執行到我這一刻起,再等待一段時間」。你設定的是一個相對的「持續時間」。

  • 設定介面:
    • Time: 你要等待的數字。
    • Unit: 時間單位,可以選擇 Seconds (秒)、Minutes (分鐘)、Hours (小時)、Days (天)、Weeks (週)。
  • 範例:
    • Time: 1, Unit: Seconds -> 代表工作流執行到此,會暫停 1 秒鐘再繼續。
    • Time: 24, Unit: Hours -> 代表工作流執行到此,會暫停整整 24 小時。

這個模式非常適合用來處理 API 速率限制和行銷上的延遲跟進。

模式二:Fixed Time (指定絕對時間)

這個模式則是用來「等待直到未來的某個特定時間點」。你設定的是一個絕對的「目標時刻」。

  • 設定介面:
    • Date & Time: 你希望工作流在這個欄位指定的時間到來時,才繼續往下執行。
  • 範例:
    • 靜態設定: 你可以直接輸入一個固定的日期和時間,例如 2025-12-25T08:00:00.000+08:00
    • 動態設定 (更強大!): 你可以使用 n8n 的 Expressions 搭配 Luxon.js 語法來動態產生時間。例如,你想讓流程「等到明天的早上九點」,你可以這樣寫: {{ $now.plus({ days: 1 }).set({ hour: 9, minute: 0, second: 0 }) }}

這個模式非常適合用來實現精準的排程任務。

n8n wait 節點

實戰演練一:批次處理 Airtable 資料,避免 API 超速

目標: 我們需要從 Airtable 讀取 500 筆待辦事項,然後透過外部 API 逐一將它們的狀態更新為「已完成」。該 API 的速率限制是每秒 5 次請求。

流程設計: Airtable (Read All) -> Split In Batches -> Wait -> HTTP Request (Update)

設定詳解:

  1. Airtable 節點: Operation 設為 List,並開啟 Return All 選項,一次讀取全部 500 筆資料。
  2. Split In Batches 節點: 這是控制節奏的關鍵。將 Batch Size 設定為 5。這會將 500 筆資料切成 100 個批次,每批包含 5 筆資料。
  3. Wait 節點:
    • Mode: 選擇 Relative Time
    • Time: 1
    • Unit: Seconds
  4. HTTP Request 節點: 設定你的 API 更新請求。

運作解析: 整個流程會這樣運作:處理完第一批 5 筆資料後,流程會進入 Wait 節點暫停 1 秒,然後再處理下一批 5 筆資料,再暫停 1 秒… 如此循環。這樣就能確保你的請求頻率穩定在「每秒 5 次」,完美地遵守了 API 的規則,再也不怕流程出錯。

實戰演練二:設計一個會員註冊後的延遲歡迎信系列

目標: 新會員註冊後,我們要設計一個為期一週的自動化關懷流程 (Drip Campaign)。

  1. 註冊成功後,立即發送一封歡迎信。
  2. 等待 24 小時後,發送一封產品核心功能教學指南。
  3. 再等待 3 天後,發送一張九折優惠券鼓勵首次消費。

流程設計: Webhook (New User) -> Send Email (Welcome) -> Wait (24 hours) -> Send Email (Guide) -> Wait (3 days) -> Send Email (Coupon)

設定詳解:

  1. Webhook 節點: 接收來自你網站註冊表單的資料。
  2. Send Email 1 (歡迎信): 連接在 Webhook 之後,立即發送。
  3. Wait 節點 1:
    • Mode: Relative Time
    • Time: 24
    • Unit: Hours
  4. Send Email 2 (教學指南): 連接在第一個 Wait 節點之後。
  5. Wait 節點 2:
    • Mode: Relative Time
    • Time: 3
    • Unit: Days
  6. Send Email 3 (優惠券): 連接在第二個 Wait 節點之後。

透過串接多個 Wait 節點,你就可以輕鬆打造出具有時間序列的複雜行銷自動化流程。

Wait 節點的注意事項與最佳實踐

雖然 Wait 節點很簡單,但在使用上仍有幾個「眉角」需要注意,避免踩坑。

長時間等待與 n8n 實例的生命週期

當你設定了長達數天甚至數週的等待時,需要考慮一個問題:如果在這段時間內,你的 n8n 服務因為更新、維護或意外而重新啟動,那正在「等待中」的工作流會怎麼樣?

預設情況下,這些等待中的執行紀錄可能會遺失。為了確保長時間等待的流程能穩定執行,你必須正確設定 n8n 的資料庫與佇列系統 (Database & Queue System),啟用 persistence (持久化)。對於新手或沒有特別設定的使用者,一個更穩健的替代方案是:將長週期的任務拆開,改用 Schedule / Cron 節點來觸發後續流程。

動態設定等待時間

Wait 節點的等待時間也可以是動態的!你可以利用 Expressions,從上一個節點的資料中讀取要等待的時間。例如,在 Relative Time 模式下,Time 欄位可以填入 {{ $json.delay_seconds }},讓等待的秒數由傳入的資料決定,增加流程的彈性。

“Wait for Webhook” 的不同之處

請注意不要將 Wait 節點與 Webhook 節點中的 Wait 選項搞混。Webhook 節點的 Wait 選項是讓流程暫停,直到一個特定的回呼 (Callback) Webhook 被觸發為止,它等待的是一個「事件」,而不是「時間」。兩者的應用場景完全不同。

n8n wait 節點

結語

n8n 的 Wait 節點完美詮釋了「慢,才是最快」的哲學。它不是自動化流程中的絆腳石,反而是確保流程穩定、可靠與更具人性化的潤滑劑。

今天我們學到了 Wait 節點的三大核心用途:

  1. 尊重 API 限制: 透過微小延遲,避免工作流因超速而被阻擋。
  2. 模擬真人互動: 透過策略性延遲,讓你的行銷溝通更自然、更有效。
  3. 實現精準排程: 讓你的任務在最恰當的時間點被執行。

現在,回頭檢視一下你現有的 n8n 工作流吧!思考一下,在哪個環節加入一個策略性的「等待」,可以讓整個流程變得更加完美?有時候,給予自動化一點耐心,它會回報給你超乎想像的穩定與強大。

延伸閱讀
n8n IF 節點教學:掌握 True/False 條件判斷,打造更智慧的自動化工作流
n8n Switch 節點教學:告別複雜 IF 巢狀結構,優雅實現多重條件判斷
n8n Merge 節點教學:合併多個資料來源,告別手動複製貼上
n8n Code 節點終極教學:釋放 JavaScript 的力量,打造無極限自動化
n8n Code 節點 Python 教學:啟用並執行 Python 程式碼,釋放數據處理超能力
n8n Wait 節點教學:讓工作流學會「等待」,完美解決 API 限制與定時任務
n8n Set 節點教學:你的資料瑞士刀,新增、修改、篩選欄位一次搞定
n8n NoOp 節點教學:一個「什麼都不做」的節點,為何是整理工作流的神器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